市重点高中是上海初中生都向往的学校,而且其中绝大部分市重点高中的成绩都明显强过区重点高中。那么市重点高中为什么这么好呢?区重点和市重点究竟有多大的差距呢?
生源差距

区重点高中和市重点高中在生源上有较大的差别,其原因在于市重点高中所享有的提前自主招生政策。
上海的中考原则上是一种区内选拔考试,学生志愿主要范围在区内而不是全市,因此区重点高中的主要招生范围都在区内,这大大束缚了区重点高中选拔学生的范围和能力,像浦东这样的超级大区,选拔学生的范围就大一些,而像长宁,青浦这类学生比较少的区,选拔范围就小得多了。
与之相比,市重点高中的选拔范围就大得多了,首先,市重点高中拥有自主招生的权利,四校是60%,其他是40%左右,这一部分招生是可以不受“统考统招”的限制的。学校可以选拔他们想要的学生,放弃他们不想要的学生。其次,市重点高中有许多名额可以进行全市选拔招生,招生范围比区重点要大得多。
在统一批中,零志愿和名额分配志愿也是市重点高中获取好生源的法宝。大家都知道零志愿是跨区招生,零志愿又是统一批中的第一录取顺序,在这一环节学校的好生源又被抢走了。
所以,市重点高中在中考前,在所在区,在别的区,在每所学校都不遗余力地“抢夺”好生源。这是大多数区重点和普通高中所无法匹及的能力。
师资配备差距

实际的师资情况很难进行对比,但是师资配备情况确是市重点强过区重点的重要因素。就教师级别来看,四校、八校和市重点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数量远远高于区重点和普高。
举几个例子,七宝中学正高级教师有3名,特级教师14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90%以上。
上海中学硕士、博士学历超过52%,能用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超过150人,另聘有海归人员与外籍教师近150名,各级各类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超过30人,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取得了领先的成绩。
松江二中特级、高级教师50人,一级教师39人。曾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160人次,其中10人获全国级荣誉称号。
就这些师资配备来说,好老师教出的学生也会更加优异。
另外,在新高考+3改革下,要求每一所学校都必须配齐6科老师,都需要有相当的经验。由于每年选科的学生人数都是不确定的,如学生集中于某一学科,部分区重点和普高的会产生这一学科教师不足的现象。前两年刚实行3+3选科的时候,许多区重点高中在高考中甚至没有生物和地理的选项。
在这方面,市重点高中拥有很大的优势,一般情况下,市重点高中都会配齐六科的高考能力老师,也能兼顾到学生的选科师资。
教学研究能力差距

如果说管理制度主要针对的是学习习惯,学习士气,那么教研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
上海许多市重点高中,特别是市重点名校都有独立教研能力,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他们使用自己的教材和进度,使用自己的试题,而不使用官方教材和市面上常见的试题。
这些教材和试题紧扣高考考试的要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配合老师针对性的教学以及生源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学习习惯,能够很快出成绩出状态。
与市重点相比,上海很少有区重点高中拥有自编教材,自编题目的能力,只能依托教材并且使用市面上常见的复习试题和复习材料。这种教与练的方式往往不能紧扣高考,紧扣考试变化,效果也不那么好。
学习环境差别

在市重点高中,学生能够更清楚的看到自己的排位情况,而不是沉浸在区重点“班级前几名”的光环里,看不清奋斗目标。
更重要的是,重点高中里牛娃遍地走,人人爱读,同学周围的小伙伴都是一个勤奋好学的状态,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家长根本不必担心孩子不努力。
就学习进度来说,在不同档次的高中里,市重点高中明显会比区重点教学进度要超前,教学难度更深。 如果想要在将来的高考中获胜,进入市重点有更大的优势。
参考近几年的市区重点高中的的高考一本录取率,可看出明显的差距。
在现有的中考模式下,各区的学生一定会出现明显的分层,好学生进市重点,区重点只能拿到资质一般的生源。所以,大家要重视还有2个多月就要面临的一模考,争取通过一模拿到自招门票,提前进入理想高中!
资料来源:微信 责任编辑:web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