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二本合并后,本科志愿怎么填?”想必是大多数高三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可惜至今,今年的填报政策仍未正式公布,轻易地妄下断言或许并无益处。但新政的迟迟未到,却也是今年填报规则不会大改的重要信号——今年上海高考或仍将实施平行志愿。
那么,平行志愿究竟是什么?按照怎样的规则录取?容易出现哪些风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平行志愿是什么
所谓平行志愿,意味着考生所填报的所有本科志愿或高职(专科)志愿,都是平行关系。在高校录取时,并不因为填报顺序而差别对待。
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和顺序
平行志愿的投档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3大原则。
分数优先
——投档时,高分考生比低分考生排序在前,优先进行检索;
遵循志愿
——排序后,依照考生的填报排列的顺序依次检索,只要按序检索到考生所填报的某院校应投档额未满,该生档案即能被投入该校;
一轮投档
——一旦被投档,就不再检索考生之后的志愿。

以往年为例,各批“平行志愿”与“征求志愿”分别只实行一轮投档。每批录取结束后,再进行下一批录取。
每批次平行志愿录取过程如下:
排序→ 检索(分档)→ 投档 → 录取 → 确认。
第一步:排序
将所有满足该批次分数线的考生(不包含前面批次已被录取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使每个考生都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
第二步:检索(分档)
将考生档案分到高校的数据库档案中,由计算机将排好序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逐个进行检索。检索到考生后,对该考生所填的各个志愿高校依次进行检索判断。一旦检索到投档数未满的高校而被分档后,则不再对其后志愿检索。
第三步:投档
当该批次所有满足条件的考生档案检索完毕后,对分好的本批次档案定向投往院校。这个过程是一次性地同时完成的。
第四步:录取
高校根据已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录取考生。
第五步:确认
高校将确定的录取名单通过网络回传给招生录取现场进行录取检查,一旦完成录取就办理录取手续。与此同时,已经分档至高校但由于不符合高校录取条件的未录取考生档案也将退档至招生录取现场。
平行志愿要注意避免的风险
(1)档案投不出去
原因:
填报志愿定位不准确,志愿过高,或各志愿之间缺乏合理的梯度。
实行平行志愿后,分数优先的录取前提下,会导致相同层次的高校分数差距很小。一旦考生没有根据自己的成绩来正确定位,在一个批次中填报的全为层次相同的高校,而且高考成绩不高,等到检索该考生时,所填的高校投档数已满,该考生本轮投档未成功,就将直接进入征求志愿。
建议:
考生应正确定位,按字母顺序排列高校志愿时,要考虑“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守一守”,同一批次填报的高校志愿要有一定的落差范围,增加投档成功的几率。
(2)虽已投档,但被院校退档
原因:
一是报考比较热门的专业,专业撞车且不愿接受调剂而导致专业匹配不上;二是不符合高校专业录取要求;三是在专业排序时,相对考分低。
因此,考生被投档进入所报高校,但是由于所填专业满额,而考生自己又不服从调剂等(如不愿意读高收费专业、医科专业、农林专业,或因体检、外语口试等不符合专业招生要求),都有可能被退档而直接进入到征求志愿。是选高校还是选专业,考生必须正确对待,在填报时做出取舍。
建议:
考生如果看重高校,对专业要求就不能太苛刻;如果看重专业,就不要一味追求名校,很多高校虽然不是一流名校,但却拥有一流的专业。对考生而言,首先应对自己有正确定位,报“冲一冲”能达到的高校时应降低专业要求,并愿意专业调剂。
多数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
(1)同一批次中的几个平行志愿投档有先后顺序吗?
考生所填的志愿虽然名为平行,但这是对于高校录取而言的。在对考生个人志愿检索时,还是要按A、B、C、D……字母的顺序依次进行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遵循志愿”。因此,考生填报志愿可以按照A、B、C、D……的顺序,在各个高校志愿之间留有一定的分差。
(2)如被A院校退档后,还有机会往B院校投档吗?
如果考生已经被投档到A志愿院校,之后由于“不服从专业调剂”、“不符合专业特殊招生要求(如体检、性别、外语口试、科目成绩等)”等原因被退档,将没有机会往B志愿院校及以后志愿院校投档,而是直接进入征求志愿。因为无论是投档,还是录取,所有考生和高校都是在同一时间进行的,而且机会只有一次,无法再次进行。
(3)一二本合并后,影响最大的仅仅是少填几所学校吗?
对于考生来说,并不是单纯少了几所学校的问题,而是意味着更高的退档风险。
因此一二本批次的合并,整个本科批次的录取将从2次变成1次,征求志愿也从2次减为1次,之后剩下的就是专科批次了。这也就是说,一旦考生在仅有的1次投档过程中,出现了投档不成功,或投档后被退档的情况,就将掉入征求志愿,若再不成功,就只能选择专科学校了,风险极大。因此,今年的高三考生家庭在选择学校目标、考虑是否服从调剂时,需要格外的慎重。
资料来源:昂立新课程 责任编辑:web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