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中考分数线一公布,学校还是那些学校,可是同一所学校的最低投档分数却各有不同。自己孩子好不容易考了个高分,如果去了xx区,就能进八大金刚了。
举个例子,2016年一个黄浦区的考生,586分可以进入格致,但是这名考生如果放到普陀区,就只能进入晋元中学了。此时,是不是要感叹一下,如果我的孩子在黄浦区中考……
但是,跨区考真的一本万利吗?要知道,事情总有两面。
什么是跨区考?
如果你初中在A区就读,户籍所在地为B区,你选择在你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户籍所在地和学籍所在地分离的这种情况,就是俗称的跨区考。
跨区考会涉及哪些资格?
1、推优资格
如果你的初中学校一般,只靠自荐去和全上海市的同学竞争有难度,于是你想依靠推优。如果你的成绩排名在学校前7%,那么你是非常有机会拿到推优表直接获得去参加自招考试的机会的。
此时如果选择跨区考,那无疑是让自己失去了一次推优的机会。同学要做的是思考自己的定位,可以在本区考什么层次的高中,本区高中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实力。
如果是“保守派”,觉得就算拿了推优表也不一定可以拿到预录取资格,本区高中又太高大上考不上或者太一般低于自己的考试实力,为了稳妥起见,则可以放弃推优表选择跨区考。本区高中与自己实力不匹配的情况常见于郊区以及浦东新区。
如果是“激进派”,自己所在区的高中已经符合自己的预期了,又不想错过推优表去争取更多的机会,那就不建议跨区考。
2、名额分配资格
如果你很心仪本区名额分配的高中,你的成绩在初中学校又名列前茅,那么就没有必要去跨区考。因为一旦跨区,你跨的那个区的名额分配与你也是无缘,眼睁睁少了一次机会。
如果本区名额分配的高中对你并不合适,比如校内成绩考后,名额分配的学校不喜欢,那么选择跨区考就并没有什么损失。
辣么,问题来了,到底要不要跨区考?
关键看学生定位!
一来,定位自己在本区可以对应什么高中,在学籍地所在区高中不合适的情况下,再考虑跨区的情况下能进入的高中是否是更好的选择。
二来,考虑自己跨区考失去的资格成本是否太高,如果成本与收益并不成正,很有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资料来源:昂立新课程 责任编辑:webadmin